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>催眠资讯

催眠师凭身心灵修行修补关系:太多父母不懂表达爱

作者:催眠网小编 点击数:78 发布时间:2017-09-25

  摘要:30多岁的谢稀如(Michelle)是一名催眠治疗师,声音明亮,说话时眼神满是真诚,但原来Michelle有一个不快的童年,成长期间都活在父母的打骂声之中,完全看不见爱。 成年后,Michelle与父亲分开,以为远离了施暴者便能重获平静,但童年的影响已植根心底,纵使高

  30多岁的谢稀如(Michelle)是一名催眠治疗师,声音明亮,说话时眼神满是真诚,但原来Michelle有一个不快的童年,成长期间都活在父母的打骂声之中,完全看不见爱。

  成年后,Michelle与父亲分开,以为远离了施暴者便能重获平静,但童年的影响已植根心底,纵使高薪厚职,内心却十分空虚。7年前,Michelle开始身心灵修行,明白父亲当年的行为是有爱却说不出,决定重修关系。她的改变,如涟漪般漫延,亦改变了母亲和姐姐。

  杨千嬅早前表示:「父母这条路,绝对不容易,一辈子,我也学习中。」Michelle现在明白爸爸的暴力也是从上一代学习而来,当充份理解,自然能接纳修和。

  小时候爸爸只会打和骂,他不会跟我聊天、谈论学校生活,不知道我的学校生活,那时憎爸爸憎到想他死,甚至希望自己是孤儿。

  Michelle从小便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,爸爸非常暴躁,小时候的沟通模式就是打和骂,任何可以拿起的东西都是兵器:「我们不会聊天、谈论学校生活,他不知道我的喜好,总之一开口便是骂,从没有认真对话。小时憎爸爸憎到想他死,甚至希望自己是孤儿。妈妈都会打骂,只是比爸爸少。」回想起来,Michelle说其实很怕大人吵架,对家庭充满恐惧,更怀疑是不是因自己犯错。

  除了暴力,爸爸处事亦双重标准,永远只有他是对的:「例如当其他人忘了关灯,便会开口大骂,但如他忘了关灯,却会反骂我们为甚么不帮他关。」

  因童年期缺乏身体上的接触、拥抱,作为小孩,Michelle觉得很受伤,认为自己不被爱、不被重视,在放空活动或治疗时,都常叫个案给自己一个拥抱。(黄宝莹摄)

  打骂形成恶性循环

  小孩学习的不是大人怎样说,而是学习大人的行为。Michelle在父母身上学到的只有暴力,故和姐姐的沟通方式亦然:「我们会用椅子对打。每人的行为都是渴求爱的反映,小时候不懂得说出口,没有人教我们用适当的方法请求爱,惟有用恶劣的方式表达。」现在,Michelle为当时的家庭情况这样解释。

  小学一年级我已经独自上学,中学便晚晚与同学四处流涟,甚至逐个同学送回家,希望可以在外逗留长时间一点。

  与众多青少年一样,尖沙咀海旁是Michelle与朋友相聚的热点:「我们很喜欢上第二层,但每晚十点便会锁门,我们会爬过去,警察看到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,便会过来查问。」(李欣愉摄)

  小时候,Michelle家于红磡宝石戏院附近,与学校相距约20分钟路程,但她在一年级时已独自上学、独自外出,中学时晚晚与同学四处流涟。爸爸不知道她读的科目,亦不知道成绩,相对地Michelle亦不知道爸爸的的工作、在哪里上班。记者问你应该很早熟吧,她说其实是被逼独立:「他们不闻不问,亦不理会我的学业,没有任何期望,亦不懂、不会栽培我们,说好一点是自由。」

  长大后,Michelle仍然不恋家,甚至一年365日都不会回家吃饭:「我解释不到,不回家已经是一种习惯,或许是潜意识抗拒家庭,朋友亦让我有更多安全感。」

  踏出社会后虽然工作发展很好,高薪厚职,但心灵十分空虚,每晚失眠、与男友亦是火星撞地球。

  与父亲十年不联络

  考上大学后,Michelle住进大学宿舍,顺理成章地脱离家庭。至毕业踏出社会,经济能力许可、有能力照顾妈妈时,便鼓励她与爸爸离婚,从此便鲜有见面,十年来只在长辈的丧礼上见过一次。

  工作上,Michelle可说是一帆风顺,但与男友的相处却是火星撞地球:「前男友的性格是爸爸一模一样的,同样暴躁和双重标准,相处有隔膜,彼此亦不信任。」除了关系差,困扰她近20年的失眠亦让她十分痛苦,饮鲜奶、做运动对她来说都没有用:「我是运动健将,曾经因此而获得奖学金,但对睡觉并无帮助。」跟前男朋友分手后,Michelle曾服用医生处方的安眠药,但失眠依旧。「那时候我开始学习冥想,关注身心灵方面的信息,开始修身修心,亦因此而决定辞职,成为一位催眠师。」

  • 标签:

136103523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