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眠,或许可以减轻疼痛
作者:催眠网小编 点击数:83 发布时间:2017-10-19摘要:患了长期痛症的人往往因为痛而不敢动。完全不动的人,每天的体能,包括肌力和心肺耐力,会失去6%。 根据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,运动可提高脑内啡的分泌。脑内啡是体内自制的吗啡,是天然的止痛药。运动也能稳定神经系统,减低交感神经活动,使心跳减缓、血压降
患了长期痛症的人往往因为痛而不敢动。完全不动的人,每天的体能,包括肌力和心肺耐力,会失去6%。
根据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,运动可提高脑内啡的分泌。脑内啡是体内自制的吗啡,是天然的止痛药。运动也能稳定神经系统,减低交感神经活动,使心跳减缓、血压降低,效果类似抗忧郁剂。也就是说,可以改善情绪,抗焦虑、抗忧郁、镇静和催眠。合适的运动可强化心血管的机能,强化肋间肌与横隔膜,增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量。运动也能增加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、润滑关节、增进关节稳定、增加关节柔软度和活动范围、增加肌腱柔软度、增进身体平衡力、减少摔跤的机会、增进身体的代谢功能,增加耐力让自己比较不会累。
我一向鼓励病人及早开始运动,因为愈晚运动,就会愈不想动。愈早开始运动,愈容易进入疼痛治疗的第二阶段,也就是怎么自己止痛。
适合长期痛的运动
长期疼痛的人最主要的运动是伸展运动,以增进或维持关节的活动度。这些运动可从走路、跳舞、跑步、游泳、高尔夫、网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脚踏车、走步机、瑜伽、太极拳等一大堆的「娱乐性」活动中获得。根据个人健康情况、兴趣、环境、时间等来选择多种运动的组合,不仅要有目的,还要考虑安全、合适、合理和趣味性。
年纪不小、有病或很久没运动的人,如果一下子心血来潮开始运动,不知体能已大不如前而仍逞强,只会力不从心招来横祸,以至于受伤。要防止这种意外的发生,只有事先衡量自己的体能状态,知道什么是安全范围,以免弄巧成拙。找自已喜欢而且能做的运动,加入感情,才会做得心身愉快、事半功倍。
运动前的准备和计划非常重要,因为疼痛对心肺和全身功能有极大的影响。就像吃药一般,其目的(诊断)、种类(药品)、剂量、频率(多久吃一次)、时间(吃多久)及进度(复检)都得遵守运动的基本原则。安全是第一要务,如能和老伴、兴趣或臭味相投的亲朋好友一起运动,持之以恒,多会不酸不痛,笑逐颜开。
运动时的注意事项
一、在舒适的范围内做运动,不要超出安全的界限。
二、以避免受伤为原则,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。游泳和水中活动比较适合大多数关节炎病人。上肢有关节炎的人应避免划水、打网球或举重之类的运动。下肢有关节炎的人应该避免跑步、跳跃或爬楼梯之类的运动。避免太夸张或极端的动作,以减少关节的伤害、磨损与负担。
三、出力不要太猛,不要太快,也不要像得了羊痫风或疟疾似地乱摆。
四、先求安全,再求习惯,其求要求时间、距离、速度、重量,最后再求难度。
五、不要一次连续做太久。分开几次,每次做三、五分钟都可以,但每天都要做。
六、出力时,一定不能憋气。
七、运动时可能会稍微酸痛。如果愈来愈痛,应该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。
八、运动后用冰敷或冷敷以减少发炎。基本上,疼痛时用冷的,僵硬时用热的。九、症状加剧时必须停止运动,尽早告诉医师或治疗师。
提高体适能
一般人在疼痛时都不想动,觉得很累,但不是真正的疲劳。真正的疲劳是一种保护作用,因为新陈代谢的产物,像乳酸或二氧化碳堆积过多,加上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足的结果。疼痛引起的「疲劳感」并没有上述的现象发生,只因脑袋里的神经受不了疼痛信号的冲击而投降了。长期的这种疲劳感不仅导致体质衰弱,也会减低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就算在同样的情况下做同样的事,每个人对疲劳的感受都不一样。那些做同样工作、技术熟练的人,可以持续工作比较长的时间而不疲劳或感觉疲劳,因为他们对那些工作非常熟练,精神不紧张,脑袋里的神经活动适度,身体上的肌肉和关节活动相互配合。在这种情况下,身心的动作协调,工作效率高,能量消耗少,所以不会很快地就疲劳或感觉疲劳。
临床观察证实,长期有规律的关节伸展、肌力和心肺运动,不仅强化了体适能,也由于熟悉那些活动,因而减低了肉体疲劳和疼痛引起的疲劳感,真是一举两得。
- 标签:
- 上一篇:催眠治疗是一种什么状态
- 下一篇:想象一座用催眠释放孩子力量的动物园